計量泵(Metering Pump)又稱定量泵、比例泵,是一種能精確控製流體輸送量的特殊容積式泵,核心功能是將液體(或含少量微小顆粒的流體)按預設流量或比例穩定輸送,廣泛應用於化工、水處理、製藥、食品等對流體計量精度要求極高的領域。
計量泵的核心原理是通過改變泵腔容積或擠壓流體通道,實現流體的吸入與排出,並通過精準調節 “容積變化量” 或 “輸送頻率” 控製流量。根據結構差異,主流計量泵可分為三大類,工作原理各有不同:
以 “柱塞 / 活塞的往複運動” 改變泵腔容積,是工業場景中精度最高的類型,分為柱塞式和隔膜式兩種。
- 核心結構:泵體(含吸入閥、排出閥)、柱塞、密封件、行程調節機構。
- 工作過程:
- 吸入階段:柱塞在驅動機構(如電機 + 凸輪)帶動下向右運動,泵腔內容積增大、壓力降低,排出閥因重力 + 泵腔負壓關閉,吸入閥被流體壓力頂開,流體進入泵腔;
- 排出階段:柱塞向左運動,泵腔內容積縮小、壓力升高,吸入閥關閉,排出閥被高壓流體頂開,流體被壓出泵體;
- 計量控製:通過調節 “柱塞行程長度”(如機械調節偏心輪、電動調節推杆)或 “往複頻率”(改變電機轉速),精準控製單次往複的流體輸送量,進而控製總流量。
- 核心改進:用彈性隔膜(如四氟乙烯、丁腈橡膠)替代柱塞直接接觸流體,避免柱塞被腐蝕,同時實現 “無泄漏輸送”。
- 工作過程:
- 機械驅動型:柱塞通過推杆推動隔膜往複變形,隔膜一側為流體腔(吸入 / 排出流體),另一側為空氣腔(無液壓油),原理與柱塞泵類似;
- 液壓驅動型(高精度主流):柱塞推動液壓油,液壓油再推動隔膜變形(避免機械推杆直接接觸隔膜,減少磨損),精度更高(±0.5% 以內),適合高壓工況(最高可達 30MPa)。
又稱軟管泵,通過 “擠壓軟管” 實現流體輸送,無泵腔與流體直接接觸,是潔淨領域首選(如製藥、生物醫療)。
- 核心結構:彈性軟管(如矽膠、橡膠)、轉子(含 2-3 個滾柱)、泵殼。
- 工作過程:
- 電機帶動轉子旋轉,轉子上的滾柱沿泵殼內壁滾動,擠壓軟管;
- 滾柱前進方向的軟管被壓閉,流體被推向排出端;
- 滾柱離開後,軟管因自身彈性恢複原狀,內部形成負壓,從吸入端吸入新流體;
- 計量控製:通過調節轉子轉速(改變擠壓頻率)或更換不同內徑的軟管(改變單次擠壓的流體容積),控製流量。
以 “電磁力驅動隔膜” 替代電機 + 凸輪機構,結構緊湊、體積小,適合小流量場景(通常<100L/h)。
- 工作過程:
- 電磁線圈通電時,產生電磁力吸引鐵芯,鐵芯推動隔膜向泵腔一側變形,排出流體;
- 線圈斷電時,複位彈簧拉動鐵芯回位,隔膜恢複原狀,吸入流體;
- 計量控製:通過調節線圈的 “通電頻率” 或 “通電時間占空比”,控製隔膜的往複頻率,進而控製流量。
相比普通離心泵、齒輪泵,計量泵的核心競爭力在於 “精準可控” 和 “適應複雜工況”,具體優勢可歸納為 5 點:
- 往複式計量泵(尤其是液壓隔膜型)的流量精度可達 **±0.5%~±1%** ,部分高端型號甚至能達到 ±0.1%;
- 流量不受管路壓力、流體粘度(一定範圍內)變化影響,長期運行誤差小(如連續工作 3000 小時精度衰減<2%),滿足 “比例添加”“微量輸送” 需求(如水處理中精準投加絮凝劑、製藥中精準輸送藥液)。
- 流量調節比(最大流量 / 最小流量)可達100:1(如某型號泵最大流量 1000L/h,最小可穩定輸送 10L/h);
- 調節方式靈活:支持 “現場手動調節”(如旋鈕調行程)、“遠程自動控製”(如接收 4-20mA 信號、RS485 通訊,與 PLC/DCS 係統聯動),可實時響應工況變化(如水質波動時自動調整藥劑投加量)。
- 可輸送腐蝕性流體(如鹽酸、氫氧化鈉):通過選用四氟乙烯隔膜、 Hastelloy 合金泵體實現;
- 可輸送含微小顆粒流體(如汙泥、礦漿):柱塞式泵可配耐磨閥組,蠕動泵直接通過軟管輸送(無堵塞風險);
- 可輸送高粘度流體(如樹脂、油脂):往複式泵通過增大柱塞推力,蠕動泵選用高彈性軟管,均能穩定輸送(粘度最高可達 100000cP)。
- 隔膜式計量泵(機械 / 液壓)通過 “隔膜隔離” 實現流體與驅動部件的完全分離,無柱塞密封磨損導致的泄漏;
- 蠕動式計量泵的流體全程在軟管內輸送,與泵體無接觸,100% 無泄漏,尤其適合輸送有毒、有害、易燃易爆或高價值流體(如有機溶劑、疫苗)。
- 核心部件(如隔膜、柱塞、軟管)壽命長(隔膜壽命可達 8000-12000 小時,軟管壽命可達 3000-5000 小時),且更換便捷;
- 無複雜旋轉部件(如離心泵的葉輪、齒輪泵的齒輪),故障率低(平均無故障時間 MTBF>10000 小時),日常維護僅需定期檢查密封件、更換易損件,運維成本比精密離心泵低 30% 以上。